
车辆安全技术状况鉴定
-
联系方式
-
4000878678
(联系机构时,请告知是在弘德网看到,谢谢!)
次
机构专家

王晶
机构主任
机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文书鉴定,,痕迹鉴定
北京市司法鉴定业协会文痕分委会委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评审员,刑事科学技术指纹专业分委会委员,司法鉴定行业“三型人才”骨干型人才。
从事文书鉴定和痕迹鉴定二十余年,鉴定案件三千余件。2015年8月赴韩国国立科学搜查研究院交流,2019年10月赴纽约JOHN-JAY刑事司法学院交流。
执业期间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2次,集体一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4次,集体三等功8次。
两次评为区级优秀司法鉴定人。
先后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著有《外国法庭科学规范文件汇编(第三辑)职业教育》,参与编写《文件检验图谱》,参与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ЛT 1442-2017 法庭科学墓仿笔迹检验技术规程》和《GA/T 1460.3-2019 法庭科学文件检验术语第三部分:印刷文件检验》。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获得个人突出贡献奖1次

初天宝
电子数据室主任
司法鉴定人,机构副主任
2018年11月首次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从事电子数据鉴定工作近69年,各类案件数百件,技术专长:手机即时通讯软件解析、计算机底层数据挖掘等。

高占国
机构顾问
高级工程师、痕迹鉴定、微量物证鉴定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指纹检验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指纹检验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刑事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痕迹检验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安检事业部特聘专家、公安部第一研究所警察技术编辑部特聘专家、人民公安报社中国警察网特聘专家:北京市司法鉴定专家库文书、痕迹专家;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技术评审员;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国家级资质认定评审员、国家级师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刑事技术先进个人、 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二十余项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近20项国家专利;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三等五项,专著两部:车辆识别/2003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出版;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勘查和检验鉴定技术/1997年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

刘侃侃
机构顾问
司法鉴定人
2019年12月首次取得司法鉴定人执业证,从事电子数据鉴定工作近4年,各类案件数百件,技术专长:软件底层解析、密码破译等。

郭金霞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2014-2018、2018-2022公安学教学指导委员委员,中国行为法学会侦查行为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警察学院兼职教授,研究方向刑事侦查学、司法鉴定学、证据法学。1991年7月毕业于辽宁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2001年7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诉讼法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获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博士学位,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俄罗斯内务部圣彼得堡大学访问学者。
曾先后发表论文二十余篇,著有《比较法视野下中俄刑事诉讼强制措施之立法调整分析》、《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司法鉴定质量控制法律制度研究》,编写教材《现场勘查学》《司法鉴定学》等,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校级课题,参与司法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市法学会等多项课题研究。《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史海青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科学技术系原副教授,学科带头人,曾任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指纹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教学,科研和检验鉴定工作四十余年,多次参加国内及国际刑事科学技术会议,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化项目(公安部)3项,参加国家级教学项目和公安部科研项目并获奖,主编参编多部专业技术书籍和统编教材,例《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大全指纹技术--(指纹样本的收集)》,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银染法显现塑料制品上蛋白质潜在手印的研究》论文刊登在第17届国际法庭科学大会论文集,并出席在香港召开的国际法庭科学大会。
退休后,曾在北京某司法鉴定机构任文痕检鉴定人和授权签字人,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精湛的专业技术。工作中遵守法律、法规,践行职!业纪律、执业道德,牢固树立责任意识、诚信意识、质量意识,按照法律法规、《司法鉴定程序规则》以及本专业的司法鉴定技术规范,认真做好受理案件的审查

王楠
司法鉴定人,主检法医师;
具有法医临床鉴定、法医病理鉴定双执业证;从事法医鉴定工作13年,承办和参与各项法医鉴定案件5000余例,承担了大量疑难复杂案件的鉴定工作,主要专注于法医临床、医疗损害等鉴定领域,具有丰富的司法鉴定实践经验;
服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