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辩真特征,干货一箩筐

2021-08-12 15:37:16

看瓷器,除了靠手感之外,应该在仪器下仔细看清楚,不能凭肉眼便轻率下判断:因为不少仿品仿制的技巧十分高明。

特别是察看瓷器的釉面,要细微和细心,才能明察秋毫。瓷器以釉作“衣”,那么釉面的粗细坚松,釉层的厚薄软硬、光泽明暗等等,用仪器看的更清楚。尤其是旗袍的大小与疏密,非用肉眼可以看出来。

一、早期龙泉窑青瓷,北宋龙泉窑青瓷胎骨与早期龙泉相比己增厚,胎土淡灰,底足露胎处风赭(zhe三声)褐色窑红,胎微生烧。釉的玻化程度好,釉层透明。在鉴定仪下釉层中气泡大且分布稀,纹片不规则。釉绿中带灰黄,釉表光泽很强。碗类器物的圈足较为宽矮。

 

二、南宋龙泉窑青瓷,粉青瓷釉又称虾青釉,胎色白中含灰。在鉴定仪下,釉层中因含大量密集的小气泡和未熔石英颗粒,进入釉层的光线产生散射,使釉层透明度差,釉表光泽柔和,带一种玉质感。

 

梅子青釉的龙泉青瓷的胎色白。由司烧成温度高,气泡和未熔石英粉都很少,玻化程度高,釉层略带透明,釉层厚润光泽,看上去宛若青玉。

三、宋代钧窑瓷。钧瓷的釉有三个特征:(1)乳光釉,即釉呈一种莹光一样的蓝色乳光,会随光线山而变忽不定,由釉层中的极小石英粉造成。(2)窑变,系各种釉色交汇变化而成,

这是宋钧窑瓷区别于同时代其它青瓷的重要特点,其中红、蓝色相融形成极为美丽的紫色。

四、北宋汝窑瓷,汝窑瓷的釉质(透明度和开片)和釉色之间有一定的组合规律:(1)釉质透明的包括粉青和天青两色,在鉴别定下釉表特征为:见"针眼"状气泡孔;有细小纹片和冰裂纹片两种;纹片开裂深。(2)釉质不透明的有卵青和天青两色,在鉴别仪下釉表性为:少见"针眼"状气泡孔,开细小纹片,纹片开裂浅。

 

五、元代龙泉窑青瓷,釉色为粉青带黄绿,釉层半透明,在仪器下气泡很多,光泽较虽,釉表有细纹片。

 

六、元代青花瓷在鉴定仪下有密布的雾状小气泡中散落着大气泡,无中等气泡过渡。同期的青白釉和枢府釉并无这种情况。明初青花瓷釉面也见气泡,但是大、中、小气泡混杂,和元青花惟见大、小两类气泡的分布不同。有些器物釉表有橘皮纹或棕眼。

 

七、明永乐窑瓷器,釉面有肥亮感一典型永乐青花,由于烧成温度较高,釉内气泡较宣德器为少,而釉面有"肥亮"感,但有很大部分永乐器也有很多气泡,在鉴定仪器下,气泡应为大、中、小3种不同类型,永乐瓷的气泡一般均有大小不同,在鉴定仪器下,凡气泡一律大

小者,要特别注意其时代,永乐的白釉器口、边角、底,以及釉薄处应闪黄和闪白,釉厚处闪淡青色,乃因釉面含较多的钾和钠元素所致,这些特征是后世难仿的。

 

八、明宣德窑瓷器,在鉴定仪下可以看出宣德官窑瓷釉内的气泡成大、中、小不同的气泡群,群山群之间的间距较疏朗,凡气泡密集而整齐者大多非宣德瓷。明代宣德青花器的釉面就多数泛青,俗名(亮青釉)。气泡大小不一,像云雾般朦胧,民间名为(唾沫釉)。宣德的色釉器亦釉质细润,气泡密集,同样大多数见有(桔皮纹)。其器身和器足时常有亮青色的积釉;不过晚期较少桔皮纹显现。清代仿品的桔皮纹太规整,是得刻意;釉泡没有层次,大小相同,

鉴别时应细心些比较清楚,勿扰率大意。

九、明景泰青花瓷,碗的底釉有粉青和淡青两种,釉层较器身为薄。在鉴定仪下釉层中有极细气泡凹陷痕迹,见缩釉点及两次上釉刷痕。釉表有细桔皮纹,釉汁肥厚,在鉴定仪下釉层中有小而密集的气泡,使釉层有玉质感。器物底面的釉与器身一致,见波浪痕。

十,明成化窑瓷器,成化瓷的气泡小而密集整齐,不同于典型宣德器大、 小不同而疏朗的气泡群. 成化瓷的气泡已彻底改变了宣德瓷的大小不同而疏散的情况, 显得小而密集, 成化瓷的釉面则如脂似玉, 光洁细润;釉面闪淡青色。民初后仿者釉面粗劣多杂质,没有成化釉质那种肥腴, 也没有垂流而成的一圈积釉。

十一, 明正德窑瓷器, 正德瓷一般胎质较成化, 弘治为粗而厚重, 制作亦稍粗糙, 釉内气泡小而密集, 呈鱼子状。

1、 明正德官窑青花瓷。正德青花色泽呈蓝灰,用的是港西端州上高县的无名子(石子青)。 青花呈色稳定、 匀净。 在鉴别仪下, 釉面青亮, 器物边缘凝釉处因釉厚而颜色更深。 在鉴定仪下釉层中有小而密集的鱼子状气泡。

2、 明正德民窑青花瓷。 釉有厚薄两种. 在鉴定仪下, 厚釉的含微小的气泡而成乳浊状,鸭蛋青色; 薄釉的中泛青。

十二, 嘉靖隆庆窑瓷器, 紫金釉也叫酱色釉, 是传统的高温釉, 在传世品中的嘉靖器,釉色往往呈黄红色, 釉内气泡疏朗而不密集.

十三,、 清雍正、 乾隆青花瓷, 雍正仿宣德青花器非常普遍, 官、 民窑均有出品, 这种制品大多是雍正中后期至乾隆前期生产。 仿宣德青花用重笔点染模仿宣青的晕散与黑褐斑, 但色浮釉中。 在鉴定仪下, 釉中有气泡, 呈桔皮纹。